美国矿企陷关税调查,CleanSpark与IREN或面临数亿美元罚款

CG区块链 政策风向 2025-08-24 10:07:48 0

自特朗普政府以来,中美贸易战持续冲击全球产业,美国比特币矿企也未能幸免。贸易战不仅导致进口矿机的关税大幅提升,更使两家上市矿企CleanSpark与IREN成为美国海关的重点关注对象,可能面临数亿美元的高额罚款。与此同时,行业整体还承受着挖矿收益下滑和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市场氛围日益紧张。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制造的矿机关税已飙升至57.6%,而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矿机也需缴纳21.6%的税率,显著增加了美国矿工的设备成本。据报道,CleanSpark和IREN因涉嫌通过第三地转口规避关税、报关不实或来源地标识争议,被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调查。CleanSpark可能面临最高1.85亿美元的罚单,IREN也与CBP存在高达1亿美元的账面争议。两家公司虽否认违规,但仍需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端。

本文将深入剖析贸易战对矿业的多重冲击:从关税壁垒升级、企业合规风险,到行业盈利结构的变化,以及全球供应链的重构动向。

美国矿企陷关税罗生门:两巨头被追债1.8亿背后藏着什么猫腻?

随着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升级,美国比特币矿企正面临严峻的关税压力。白宫调整了对亚洲多国的关税政策,其中中国制造的矿机关税已飙升至57.6%,而来自印尼、马来西亚和泰国的矿机也需缴纳21.6%的税率,这直接推高了美国矿工的设备采购成本。

在此背景下,两家美国上市矿企CleanSpark和IREN因涉嫌通过第三国转口规避关税,被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调查。据披露,CleanSpark可能面临高达1.85亿美元的罚单,而IREN与海关的账面争议金额也达到1亿美元。尽管两家公司均否认存在违规行为,但仍需通过法律程序解决争议。

行业分析指出,部分企业可能通过更改产品来源地标签或经由第三地转运的方式规避高额关税,这种做法在贸易战背景下正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审查。此次事件不仅反映出矿企在贸易壁垒下的生存策略,也揭示了全球供应链重构过程中企业面临的法律与合规风险。

矿业寒冬双重绞杀:设备成本暴增+挖矿收益暴跌的死亡螺旋

当前比特币挖矿行业正面临双重压力。一方面,全网算力价格持续低迷,已跌破每秒60 petahash的关口,这意味着矿工单位算力获得的收益大幅缩水。另一方面,区块奖励中的交易手续费占比已萎缩至不足1%,使得矿工在支付电费、设备折旧等成本后几乎无利可图。

在这种行业寒冬中,美国比特币公司(ABTC)却逆势操作,于8月14日动用2234枚比特币向比特大陆采购超过1.7万台矿机,且完全规避了关税成本。这一反常举动凸显出头部矿企通过特殊谈判获得优势条件的能力,与普通矿工的生存困境形成鲜明对比。

行业正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拥有资本优势和资源渠道的大型矿企能够通过规模化采购和特殊协议维持运营,而中小矿工则在设备成本暴涨和收益暴跌的双重挤压下艰难求生。这种结构性矛盾正在加速矿业资源的重新分配。

中国矿机三巨头上演「反向登陆」:美国设厂背后的供应链攻防战

为应对美国对中国制造矿机征收高达57.6%的关税,中国三大矿机制造商——比特大陆、嘉楠科技和比特微,纷纷启动在美国本土设厂的战略布局。这一举措旨在通过本地化生产,规避高额关税对设备成本和市场竞争力的冲击。

其中,嘉楠科技采取了更为复杂的双重避险策略:不仅将公司总部迁至新加坡,实现运营和资本的中转配置,同时宣布在美国进行直接投资设厂。这种“星岛中转+美国注资”的模式,既降低了贸易壁垒带来的直接风险,也为其全球供应链提供了更大的操作弹性。

行业观察指出,高关税政策若持续,可能对美国本土矿企形成压制,反而为海外矿工创造抢占市场份额的机会。供应链的重构已不仅限于生产端转移,更将引发全球矿业竞争格局的长期变动。头部企业通过调整全球布局试图化解贸易风险,而中小矿工则面临更严峻的成本压力和生存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