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基础知识:比特币铭文的10个基础问题

CG区块链 知识百科 2025-06-30 11:01:45 0

想象比特币区块链是一本全球公开的账本,每个人都能看到每笔交易记录。最近有人开始在这本账本的“备注栏”里写更多内容,甚至“画小画”——这就是比特币铭文。它是怎么实现的?会给比特币带来什么影响?我们通过10个基础问题来了解。

image.png

什么是比特币客户端?

对于需要“挖矿”来维护的区块链(比如比特币),有个软件要负责三件事:保存所有交易记录(账本)、参与挖矿、管理钱包,这个软件就是“客户端”。

因为区块链是开放的,任何人都能按规则开发客户端,所以有不同种类,比如常用的Bitcoin Core和较少人用的Bitcoin Knots。

比特币客户端会拒绝铭文交易吗?

如果某个客户端(比如Bitcoin Knots)升级后拒绝处理包含铭文的交易,那么当这个客户端参与挖矿并成功出块时,铭文交易就无法被记录到区块链上(无法上链)。

截至2023年12月,使用Bitcoin Core客户端的节点有17000多个,而Bitcoin Knots只有不到100个(最高时约500个)。客户端数量越少,其出块的概率就越低。

铭文是怎么“刻”在比特币上的?

“铭刻”就像给1聪比特币(0.00000001 BTC,比特币的最小单位)“做标记”。具体是通过比特币的Taproot技术(一种升级功能),在这1聪比特币的交易备注里写入文字信息,比如“协议:Ord,格式:UTF-8,内容:hello world”。

可以这样比喻:微信红包原本是用来转账的,现在两个人每次转1分钱红包,却通过红包备注来聊天。比特币原本不支持存储复杂内容,但通过这种“转账+备注”的方式变相实现了。

Taproot技术还让备注的容量从原来的几个字节增加到最多512字节,相当于把备注栏“扩容”了。

image.png

需要注意的是,备注和智能合约不同:智能合约类似签合同,有明确的执行规则;备注只是附加信息,其效力依赖于大家是否认可相关协议(比如Ordi协议)。

铭文和NFT是一回事吗?

不是。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数据存储方式:多数NFT的部分数据(比如图片)存储在链下,而铭文的所有数据都直接存在比特币区块链上。

这既是铭文的特点,也是比特币面临的问题:

- 好处:矿工能通过处理铭文交易获得更多手续费,可能成为未来比特币减半后矿工收入的补充。

- 坏处:额外的数据会让比特币账本体积变大,导致存储账本的全节点(完整保存区块链数据的电脑或服务器)运行成本增加。账本体积越大,全节点可能越少,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程度可能受影响。

账本体积对区块链重要吗?

重要。以太坊曾因账本体积过大,近年一直在讨论如何删减历史数据;而比特币因为区块容量较小,账本体积控制较好,全节点数量多,去中心化程度较高。

如果比特币核心客户端禁止铭文,还能交易吗?

不一定。Bitcoin Core客户端有不同版本,2023年的17000多个使用者中,9000个用24-25版本,5000个用21-23版本。即使最新版本(比如27版)添加规则禁止铭文交易,老版本仍能正常处理。

这意味着,只要有老版本客户端参与挖矿并出块,铭文交易仍可上链,只是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比如从10分钟延长到30分钟)。不过矿工通常倾向于升级到最新版本,若多数人升级,铭文交易的成功率会降低。

image.png

铭文是“利用漏洞”吗?

客观上,铭文通过Taproot技术突破了原有的备注容量限制,确实占用了更多区块空间。但“利用漏洞”通常指恶意攻击,而铭文更像是“规则内的特殊使用”,因此称其“绕开限制”或“区块空间的非常规使用”更合适。

铭文会导致比特币分叉吗?

技术上容易实现:复制比特币代码,使用支持铭文的老版本规则即可创建新链。但共识上很难成功:分叉需要矿工、交易所、持有者等多数参与者认可“新链才是真比特币”,这一过程难度极高。

分叉的比特币链有意义吗?

意义有限。比特币的安全性依赖于其较高的算力,新分叉链的算力通常较低,安全性不足。如果一条链主要用于发行数字内容,现有其他区块链(如支持智能合约的链)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铭文未来可能怎么发展?

主动限制交易数据体积或许是可行方向。Taproot技术的初衷是让比特币支持基础脚本功能,铭文利用这一技术将备注容量从几个字节提升到几百字节(扩大上百倍),已超出常规使用范围。若能控制数据量,避免过度占用区块空间(即“公地悲剧”),可能更容易被比特币社区接受。

比特币铭文通过在交易备注中添加信息实现,目前面临区块空间占用和客户端支持的争议。未来需在功能扩展与区块链效率间找到平衡,才能更长久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