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会彭金隆:大学水准AI模型明年落地,RWA计划启动
在9月1日举办的“FinTechOn 2025”论坛上,金管会主委彭金隆提出了推动台湾金融科技发展的战略蓝图。他强调,行政院与金管会将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金融架构,并重点聚焦AI模型落地、RWA代币化等前沿议题。
彭金隆回顾了上任以来推动的五大金融科技创新策略,包括扩大创新容错机制、推进网络与数字保险业务、组建产业联盟促进集体创新、开拓虚拟资产等新兴业务领域,以及持续扶持新创企业并升级金融科技园区。这些举措旨在推动台湾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积极应对虚拟资产、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带来的挑战。
本文将深入解析台湾金融科技发展的五大战略支点,探讨如何通过法规松绑、技术应用与跨界合作,加速台湾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突破。
金融改革路线图:这五大策略如何重塑台湾金融业?
金管会主委彭金隆在论坛中提出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的五大策略,包括扩大创新容错机制并修法支持、持续推进网络与数字保险业务、通过产业联盟强化集体创新能力、开拓虚拟资产等新兴业务领域,以及继续扶持新创企业并升级金融科技园区。
金管会已将银行、保险及证券期货的“业务试办办法”整合为单一规范,并放宽适用范围,已有超过百件示范案例正在推进。同时,《金融创新实验条例》(Sandbox)的修订也正在进行,主要包括三大重点:
- 将原本属于行政规则的示范业务正式纳入法律框架;
- 扩大“创新实验法律”的适用范围,未来将包括虚拟资产服务;
- 强化创新落地机制,确保真正具有市场影响力的创新实验能够在台湾实现。
此外,金管会也积极推动虚拟资产服务的法制化进程。《虚拟资产服务法》草案已于六月送交行政院审查,预计后续将进入立法院审议阶段。该专法将涵盖交易平台管理、跨境支付及稳定币监管等内容,旨在加强虚拟资产安全,并通过合法途径降低跨境汇款的成本与时间,为台湾建立完善的虚拟资产监管架构。
保险业迎来数字革命:这些新规将如何改变你的投保方式?
在推动数字金融发展的过程中,金管会近一年来放宽了纯网银的线下业务范围,并松绑了银行与保险的网络交易规范,使消费者能够更便捷地完成线上投保与金融服务。
今年7月30日,金管会修正《保险业设立许可及管理办法》,一次性调整了七项法规,大幅降低了数字保险公司的设立门槛和营运规模限制。此外,首次引入“创新保护期”制度,旨在鼓励新型金融科技业务模式的发展,为保险业注入更多创新活力。
这些法规的调整,意味着未来保险业将更注重数字化与服务体验的提升,投保流程会更简便、透明,新型保险产品也将更快落地,让消费者享受到更贴合需求的保障服务。
AI人才荒破解术:台湾要打造自己的金融版'AI大学'
为解决台湾金融科技发展面临的人才与资源瓶颈,金管会推动成立“金融科技产业联盟”,联合超过16家金控与金融机构共同参与。该联盟设立四大核心工作圈,包括“应用研发”、“数位规范”、“金融投资”及“异业生态共创”,系统性地推进跨机构协作与资源整合。
联盟已启动多个关键项目,涵盖防诈技术、金融AI大语言模型、无层次AI治理架构、创新科技基金及数位金融护照等方向。其中,金融AI大语言模型被视为重点发展项目,预计在2025年推出达到“大学毕业生水准”的AI模型,可协助金融机构处理基础AI应用需求,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
现实资产代币化实战:台湾RWA计划要怎么玩?
在推动新兴业务方面,金管会已启动银行试办虚拟资产保管业务,并展开现实资产代币化(RWA)实验计划。彭金隆主委表示,《虚拟资产服务法》草案已于今年6月送交行政院审查,预计后续将进入立法院审议程序。
该部专法将涵盖三大监管创新领域: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管理、跨境支付规范,以及稳定币发行与监管框架。这不仅有助于强化虚拟资产的安全保障,更能通过合法渠道显著降低跨境汇款的时间与成本,为台湾建立完善的虚拟资产监管架构。
打造亚洲纳斯达克:台湾金融科技园区2.0升级秘籍
金管会早在2018年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园区”,提供法规资安检视、监管咨询、数字沙盒测试及专家顾问等一站式服务,至今已吸引186家新创企业入驻。未来将启动“金融科技创新园区2.0方案”,整合创投公会、交易所及柜买中心资源,依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针对性支持,协助新创实现规模化成长。
在推动“亚洲资产管理中心”的进程中,金管会提出五大策略,重点打造具备区域竞争力的“亚洲筹资平台”,即“亚洲纳斯达克计划”。台湾凭借其在科技、半导体与通信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以及完整产业链优势,将持续完善相关法规,积极吸引国内外优质新创与科技企业进驻,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