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财长拟将芯片补助转英特尔股权 降低对台产能依赖

CG区块链 政策风向 2025-08-25 10:07:49 0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芯片供应安全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安全议题。他透露,美国政府计划将原本的补贴资金转换为对英特尔的股权投资,并可能进一步追加投资。此举突显出美国正积极调整其半导体产业政策,背后涉及两大核心争议:供应链安全风险与政府干预市场的合理性。

从政策调整方向来看,美国正试图通过政府直接注资的方式,确保本土芯片制造能力,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贝森特特别强调不能过度依赖台湾地区的芯片产能,这反映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下,美国对关键技术供应链"去风险化"的迫切需求。

本文将深入分析美国半导体战略调整背后的深层逻辑:首先探讨疫情后关键产业供应链安全意识的提升;其次解析政府从补贴转为股权投资的操作模式与争议;最后审视全球芯片产能分布现状及美国的应对策略。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将揭示美国在技术自主与全球合作之间寻求平衡的战略考量。

从疫情学到啥?芯片供应链必须去风险化!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芯片供应安全已成为当前最重要的国家安全议题。他指出,COVID-19疫情期间的经历如同一场压力测试,让美国意识到在芯片、药品、钢铁和稀土等关键产业一旦面临断供,后果将十分严重。因此,美国必须推动这些战略物资的自给自足,降低对外依赖。

贝森特强调,美国真正关注的是确保全球市场能够接受美国的技术标准,避免出现类似"华为一带一路芯片版本"的情况,导致美国技术被孤立。他举例说明,即使是性能较低的辉达H20芯片,由于安全风险可控,美方并未过多限制。但对于更先进的晶片产品,例如传闻中的B30A晶片,美国商务部将持续审查,确保其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这一立场揭示了中美技术标准博弈的深层逻辑:美国不仅要在供应链上实现去风险化,还要在全球技术体系中维持自身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Intel救星变股东:政府投资到底值不值?

补贴转股权的操作模式解析

美国财长贝森特表示,政府计划将原本的芯片补贴转化为对英特尔的股权投资,未来还可能进一步追加投资。这一操作模式的核心在于,政府通过持有股权的方式,直接支持英特尔在美国本土的芯片制造能力。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呼应了这一策略,指出将依据《芯片法案》(CHIPS Act)把部分补助资金转为对英特尔的股权投入。

政府介入可能带来的产业影响

政府以股权形式介入芯片产业,旨在确保美国本土的芯片产能稳定,降低对海外供应链的依赖。贝森特强调,此举并非强制美国企业必须采购英特尔产品,而是为了强化国内产业基础,避免在关键技术上受制于人。这一政策如果落实,可能推动美国芯片制造业复苏,但也引发了外界对市场公平性和政府过度干预的担忧。

回应市场对"挑选赢家"的质疑

针对外界质疑美国政府"挑选赢家"或扶持落后企业,贝森特回应称,英特尔之所以成为关注焦点,关键在于其晶圆代工能力。如果英特尔能够保持技术领先和产能稳定,美国将获得更多自主芯片供应能力,减少对海外厂商的数据依赖。这一策略被视为应对全球芯片产能集中风险的重要手段,尽管消息公布后英特尔股价仍下跌近7%,收于23.54美元。

台湾芯片产能占比近九成?美国要怎么破局?

全球芯片产能高度集中于台湾地区这一现状被美国财长视为当前全球经济最大的单一风险点。美方将这一局面类比为1970年代阿拉伯石油禁运引发的能源危机,突显芯片作为战略资源的核心地位。

为应对潜在的供应链中断风险,美国政府正积极推动产能分散化战略。通过将补贴转化为对英特尔等本土企业的股权投资,加强国内制造能力,减少对单一地区的依赖。这一举措旨在避免因地缘政治或突发事件导致全球芯片供应断裂,进而引发更大范围的经济动荡。

供应链去风险化已成为美国半导体政策的核心方向,包括促进本土产能建设、限制关键技术外流等多重手段。这种布局不仅着眼于短期供应安全,更致力于构建长期可控的产业生态体系。